top_title.jpg

[返回列表]

钱币鉴定

[2011-05-16]

 

 

 

同治重宝

 


径3.3厘米 重14.8克

  此钱为铜质雕母,形制较子钱稍大。铜质精良,雕工细腻,边廓深峻,文字纤劲。中间穿孔未完全凿穿,上有一圆孔,俗称“未开金口”。面文楷书,背上下汉文当十,左右满文宝源。雕母指手工雕刻的母钱,亦称“祖钱”,是古钱中至珍之品。

 

 

 

 

咸丰元宝

 


径6.8厘米 重78.2克

  面文楷书咸丰元宝,背穿上下汉文当千,穿左右满文宝巩。咸丰钱钱名庞杂,一般制钱叫通宝,当四至当五十叫重宝,当百以上称元宝。它的计值等级有十五级之多。咸丰五年(1855年),甘肃宝巩局铸有小平、当五、当五十、当百、当千等七种,版式复杂,形制不一,轻重差异较大。此钱铸工精细,钱文文字饱满圆润。因宝巩局当千大钱较罕见,故较为珍贵。

 

  

 

 

咸淳元宝

 

南宋
径3.7厘米 重7.2克

  咸淳元宝(背四),是一枚母钱。母钱是由雕母直接翻砂浇铸以供成批造钱所用的样钱。它稍逊于雕母,但质地、品相依旧异常精美。此钱铜质精整,文字挺秀,字口深峻,外郭呈鱼脊状,具有较高的艺术欣赏价值。咸淳元宝钱是南宋度宗于咸淳年间(1263-1274)铸行的货币,有小平、折二、折三三种。钱文直读,字体真书,背文纪年,自元至八。因南宋恭帝以后未见铸钱,故此为有宋一代最后之方孔圆钱。

  

 

 

 

一刀平五千

 


通长7.2 厘米 重22 克

  由刀环、刀身组成,青铜质浇制。刀环如方孔圆钱,穿孔上下为阴文篆书一刀二字,直读,以黄金嵌错,俗称金错刀。刀身面上模铸阳文篆书平五千三字竖书。一刀平五千即一枚错刀值五铢钱五千枚。一刀平五千是王莽居摄二年(公元7年)复古改制时所铸的刀币。莽钱铜质精良,书法独特,形制诡异,为收藏界所青睐。

 

 

 

天朝万岁

 


直径6.2厘米,重68.1克

  该钱为折十型大钱,铜质。钱文字体粗犷,钱体红锈斑斓。面为契丹文,释为天朝万顺或天朝万岁。此钱早期为周肇祥(又名退翁,字养庵,号无畏居士,古董收藏家)所藏。
 

 

 

 

皇宋通宝

 

北宋
径2.4 厘米 重3.9 克

  钱文为九叠篆书,写在直径2.4 厘米的小平钱上,文字清晰,铸造技术精湛。皇宋通宝钱是北宋仁宗赵祯宝元元年(1038年)始铸的非年号钱。因鼓铸时间长,传世较多,钱文分真书和篆书两种;但以九叠篆为钱文的皇宋钱,传世和出土均极罕见。九叠篆书体,主要用于宋、元时期的印章,纸币上也常见,用于铜钱钱文的只有皇宋通宝,是历代钱币中绝无仅有的一例。一般认为皇宋通宝九叠篆不是流通货币,是试铸的样钱或开炉钱。

  

 

 

 

 

“万历年造”银钱

 


径4.6厘米 重25.9克
北京郊区明朱忠禧墓出土

  钱为银质,背穿右八钱。明初推行纸钞,禁用金银。后因社会经济的发展,货币需求量大大增加。英宗正统年间(1436-1449),禁令解除,白银取得了合法的货币地位。此外纸钞贬值和铜钱铸量的减少也是铸银钱的原因之一。明代银钱因种种原因而传世稀少,故在明墓中出土的;万历年造;八钱、九钱银币尤为珍贵。

 

 

 

 

“四布”连币


战国 楚
长9厘米 宽2.3厘米 重15克

  由两枚四布当釿一正一倒两底足相连而成的畸形布币。该连币面文四布,背文当釿。铜质,两足相连,两顶端、肩部均有错范。两枚连布可以充当一釿。连币的出现,一方面表明了当时铸造匆忙,未及錾开就流入市场;另一方面表明了连币行用时间短暂,未及分割即宣告废止。

[返回列表]

广东省博物馆 深圳市博物馆 佛山市博物馆 顺德博物馆 广东石湾陶瓷博物馆 佛山市禅城区博物馆

CopyR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三水博物馆版权所有

 粤ICP备16128238号

佛山网站建设:凤软网络

1.jpg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