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怎样鉴别和田玉
[2011-05-16]
和田玉的矿物组成以透闪石为主,并含有蛇纹石、石墨、磁铁等微量矿物质,形成白色、青绿色、黑色、黄色等不同色泽。多数为单色玉,少数有杂色。玉质为半透明,抛光后呈脂状光泽,硬度为5.5度至6.4度。和田玉夹生在海拔3500米至5000米高的山岩中,经长期分化分解为大小不等的碎块,崩落在山坡上,再经雨水冲刷流入河水中。待秋季河水干涸,在河床中采集的玉块称为籽玉,在岩层开采的称山料。现已发现的用和田玉制作的时代最早的玉器,出自殷墟妇好墓。春秋战国时期以后,和田玉逐渐成为主要玉材,均为采集材料,至清代始开采山料。
和田玉的经济价值评定依据是颜色与质地纯净度,其主要品种有:白玉,含闪透石95%以上,颜色洁白、质地纯净、细腻、光泽莹润,为和田玉中的优良品种,在汉代、宋代、清代几个制玉的繁荣期,都极重视选材,优质白玉往往被精雕细刻为“重器”;羊脂白玉,白玉中的上品,质地纯洁细腻,含闪透石达99%,色白,呈凝脂般含蓄光泽,同等重量玉材,其经济价值远高于白玉,汉代、宋代和清乾隆时期都极推崇羊脂白玉;青田玉,质地与白玉无显著差别,仅玉色白中泛淡青绿色,为和田玉中三级玉材,经济价值略次于白玉; 青玉,色淡青、青绿、灰白均称青玉,储量丰富,是历代制玉采集或开采的主要品种;黄玉,根据色度变化定名为密蜡黄、栗色黄、秋葵黄、黄花黄、鸡蛋黄等。色度浓重的密蜡黄、栗色黄极罕见,其价值可抵羊脂白玉,在清代,由于“黄”与“皇”谐音,又极稀少,一度经济价值超过羊脂白玉;糖玉,糖玉常于白玉或素玉,称为双色玉料,可制作“俏色玉器”,以糖玉皮刻籽料掏空制成鼻烟壶,称“金银裹”,亦能增值;墨玉,黑色斑浓重密集的称纯漆墨,价值高于其他墨玉品种;碧玉,以颜色纯正的墨绿色为上品,夹有黑斑、黑点或玉筋的质差一档。
那么,如何鉴别真假美玉呢?一看材料,材料是玉器收藏的首要前提,优质玉材对于一件玉器至关重要,如玉质、玉色、光泽、致密度等都是玉材等级的要素,不应忽视;二辨造型,造型是玉器审美的构架,也是决定玉器收藏价值的一个重要因素,造型是由功能及玉坯形状决定的,其比例权衡要适当;三鉴纹饰,纹饰是玉器的装饰,它的美丑容易为人们觉察和感受,一般说它服从于器型的需要,或者它们两者都取决于社会功能的需要,装饰要看结构、章法、繁简、疏密等处理,凡结构章法有条不紊、统一和谐就具鉴赏价值;四析工艺,玉器工艺是由料变为器的技术条件,它的性质比较稳定,不易被人真正认识,是鉴赏上的一个难题,凡砣工利落流畅、娴熟精工必然是美的或比较美的,反之,板滞纤弱,拖泥带水,则是收藏价值锐减的标志,不可贸然集之;五品艺术,艺术是每件玉器所追求的最高境界,也是最难做到的,凡气韵生动、形神兼备的都是艺术美的表现,反映了丰富的收藏价值,反之,图具形骸,一味摹古者都是违反艺术美的作品,鉴赏价值就逊色得多了;六观创新与仿古,玉器含有的两大类艺术形态:创新与仿古,从艺术创新的角度看,有新意的玉器固然值得收藏,但对于受现代化思潮影响的玉器收藏要慎重对待,以免陷入“唯新”的误区,然而对仿古玉器也不能全盘收罗,应视具体情况而论。
良渚玉器的鉴识
良渚古玉的仿制品,至迟在宋代已经出现,北京故宫博物院就藏有一件宋仿的神人兽面纹良渚式玉琮。明清以降,仿古之风尤盛,但对于良渚玉器的年代认识仍很模糊,因而仿制品无论造型、纹饰,还是制作工艺,都缺乏新石器时代玉器的特征,破绽明显,不难甄别。
进入本世纪八十年代后,由于江苏草鞋山、张棱山、寺墩、上海福泉山、浙江反山、瑶山等地的先后发掘,不仅扭转了对良渚玉器制作年代的认识,而且在海内外掀起了至今未衰的良渚玉器研究和收藏热潮。最近十多年来,大量的良渚玉器流入海内外收藏家之手,其中不乏精品,这是一些不法分子盗掘走私的结果。但是,流散海内外的良渚玉器更多地是新近仿制的赝品。实际上,由于高利所趋,早在十多年前,江浙地区就已经出现仿制良渚玉器的私人作坊。近两年来,随着仿制品的热销,私人作坊的发展也极迅速。到去年底,光余杭瓶窑镇一带,领有营业执照的各类玉雕作坊已不下三十家。在去年春季的旺销高潮中,不少作坊日夜开工,情形宛如服装加工厂赶制订货。赶制出来的玉器,大部分销往香港、日本等地的。所以海内外个人收藏家手中的良渚玉器大多存在着良莠不齐,真赝皆备的情况。
不过,瓶窑镇一带仿制良渚古玉的作坊虽多,但大多属滥竽充数,仿制的玉器粗糙,不值一提。真正能仿古以假乱真、混人耳目的,也仅两三家而已。笔者曾参观过一些私人玉雕作坊的制玉过程,大概与原始时代没有大的区别,但选用的质料,琢玉的工具和制玉的工艺却古今差异甚大,这就给我们辨别真伪提供了条件。
良渚古玉所用的质料有多种,其中最主要的是透闪石--阳起石系列的软玉,另外还有萤石、叶腊石、石髓、绿松石等美石。软玉系列的质料,依其纤维结构的差异,呈现出两种不同的形态,类似新疆和阗玉中“仔玉”与“山料”的差别。一类是未受沁为半透明的湖绿色受沁后为“鸡骨白”的料,这种玉料当时多用于制作琮、钺、三*形饰、冠状饰等玉器。另一类为未受沁为不透明的暗绿色,沁后五色斑驳,肉眼常可见绢云母状交杂的纤维结构,这种玉料在良渚早期就已经被采用,主要用于制作面积较大的玉璧,个别也制作成玉琮,但制作的玉琮工艺粗率,从墓葬中出土位置看,其礼仪上的地位明显逊于采用第一种玉料制作高节琮。到了良渚晚期,可能是由于第一种玉料匮乏,第二种玉料被普遍用于制作高节琮,但玉璧的料始终没有变化。没有较纯净的“鸡骨白”是良渚玉璧质料上最基本的特征,而仿者不明,笔者所见仿制的玉璧大多在质料上存在破绽。
仿制品选用的原料主要是产于辽宁的俗称岫岩玉的似玉矿物,颜色有黄色、褐色、杂色、青绿色等。黄色、褐色、杂色的质料硬度较低,不透明,而青绿色的料硬度较高,接近摩氏6度,半透明。
由于仿制品选用的质料和良渚古玉选用的质料相差甚大,所以光从质料方面来看,就有不少地方可供鉴定时参考。首先,是玉料硬度上的差别。良渚玉器所采用的软玉硬度在摩氏6~6.5度,虽经千年埋葬,或多或少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沁蚀,但其表面除完全受沁成白色石膏状剥裂的硬度较低外,其余部位经阴干脱水后硬底基本维持在原有水平,一般的钢质刀具很难刻入。而仿制者虽对其表面进行了做旧仿沁,使其特征跟出土的古玉相近,但硬度这一玉料本身具有的特征,却很难瞒天过海。
第二是玉器在透明度、光泽和颜色上的差别。透明是指玉石透过光的能力。鉴别透明度,通常以2毫米为厚度标准,但我们鉴别良渚玉器时,厚度以玉器厚度或边壁厚度为准,通常是2毫米至10毫米间。光线也不是指自然光,而是借用台灯或手电的聚光。光泽是指玉石表面反射光的强度,我国传统的玉石绝大多数是玻璃光泽。关于良渚古玉的选料,我们前面已经谈及,其软玉系列的玉器主要有两类。一类未沁前可以上海福泉山9号墓出土的那件玉琮为代表,湖绿色,若迎台灯光或贴外壁打亮手电,光线能完全透过。微沁而未完全失透的有反山12号墓出土的玉钺,瑶山2号墓出土的冠状饰等,台灯光或手电光能部分透过。上述两种状况的仿制品,可能是选料和做旧都存在相当难度的缘故,目前市场上较少见到。这种玉料在完全受沁的情况下,即成为古董界所称的“鸡骨白”。其实,“鸡骨白”是一种泛泛的称谓,特指这种受沁失透的状态,实际上玉器呈现的色彩有黄白色、白色、青白色、淡黄色等多种,这种“鸡骨白”的玉器都不能透光。但玉是多种矿物的集合体,组成玉的各类矿物在同样埋葬环境下受沁的过程和程度也并不完全一致,因而,在“鸡骨白”玉器的表面,肉眼常可看到许多小如芝麻大至豆瓣的大小不一的晶点。若用手电光贴在玉器边沿部位的这种通常为红褐色的晶点上,可看到透光。这是任何仿制品上都不能见到的现象。另外,仿制品虽有采用硬度较大的半透明玉料制成的,经做旧仿沁,表面已呈鸡骨白,但并未深入骨里,所以在手电光照射之下,仍能透光。目前,瓶窑一带仿制的良渚玉器仍以“鸡骨白”为主,但个别作坊已采用了硬度较大的玉料,主要是来自辽宁岫岩和河南南阳的绿色玉料,利用色泽相近,硬度相近的质料特点,成器后稍作染色仿沁,来仿制桐乡、海宁一带出土的半绿半黄的半透玉器,市场销路看好,仿制良渚玉器中第二种质料的玉器在市场上不多见,这种沁前为不透光的暗绿色,沁后五色斑驳的玉器,其玉料的独特性,使仿制者很难仿得逼真。
良渚古玉,特别是反山、瑶山、汇观山、横山等地出土的玉器表面,常有薄薄一层致密的“面膜”,如同髹了一层透明的生漆,呈现出极强的玻璃光泽。这层“面膜”是制作抛光和几千年出土埋受沁的结果,也是任何仿制品不可能模仿出的特征。有些仿制品虽抛磨仔细,玻璃光强烈,但与真正良渚玉器的玻璃光泽相比,仍有较大的感官上的区别。仿品的玻璃光泽来自玉器表面,跟古玉发自骨里的强烈而柔和的光泽相比,显得浮躁和刺眼。
龙的传人龙的传纹
中华民族被称为龙的传人,“龙”是中华文明的图腾,龙的造型、纹饰出现在各种艺术品上,它组合、虚拟多种生物优异形象,并经不断创造、完善,从而成为的能上天入渊,能消灾降福,无所不能的、神化的、吉祥的艺术形象,并成为华夏先民为表现理想和愿望的象征。在中华玉器雕塑上,从龙纹的各种造型、风格的演变,也可以看到玉器雕塑风格演变的全过程。
远在新石器时代,在内蒙古翁牛特旗三星他拉村红山文化遗址出土的距今5000余年的墨绿色C字形玉龙饰,这是我们中华第一龙。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右旗红山文化遗址出土的玉猪龙,以及浙江余杭瑶山良渚文化遗址出土的距今5000-4800年的龙首玉镯,是玉器上最原始的龙纹,那时候的龙纹大都呈C字形;到了商代,玉器上的龙纹就出现了蘑菇形角和兕形角,文饰刻划上,短直线多,弧形线少,“臣”字眼是商代玉龙的一个重要特征。西周龙形玉雕继承商代龙纹特点并且有了新的发展,它形制更为细腻规整。在细节上,出现了龙纹的眼角带钩、眼梢出须的现象。周代龙纹弧形线多于段直线。
内蒙古翁牛特旗三星他拉村红山文化遗址出土的C字形玉龙饰
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右旗红山文化遗址出土的玉猪龙
浙江余杭瑶山良渚文化遗址出土的距今5000—4800年的龙首玉镯
商代玉龙,出土于妇好墓
西周玉龙,出土于山西省曲沃晋候墓
西周玉龙,陕西省宝鸡市竹园沟出土
春秋时期玉龙,河南省浙川下寺出土
战国玉龙,出土于河北省平山县中山国墓
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S”形龙,并且战国是中国玉器史上玉龙最多的一个时期,其制作之精,文饰之繁,堪称一流。战国晚期至西汉早期的龙都张牙舞爪,非常凶猛,大概因为战国多战乱,社会上普遍流行的勇武狠斗的精神。春秋战国就出现了“螭龙”,螭龙的身形如同蛇,这就奠定了以后各朝的螭龙的基本形态。
唐至五代的龙纹 唐代是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社会经济、文化都非常发达。此时的龙纹装饰,又有了新的艺术形象。唐龙为以后的各个朝代的龙纹奠定了基本型态,其造型粗壮,呈升腾向上的状态,象征着唐朝国泰民安,国力昌盛的状态。唐代的动物体态丰满,鸟类展翅欲飞,表现出腾飞高原的气势。具体到唐龙的特点,龙嘴开阔,其嘴角超过眼梢。上唇翻卷,龙牙形如梳状。唐龙动态为多,大多呈升腾状,少数也有静态卧伏呈休息状。龙身有蛇腹装饰,用阴刻斜方格纹表示龙鳞纹。龙尾往往与后退缠绕在一起,前腿靠近躯干的部位有一道带状的飘拂的飞翼。龙的毛发长而飘逸,表现了一种强大勇猛的状态。唐龙少有辅助文饰,但常见有花蕊云纹。。宋代的龙常带有唐代遗风,“宋龙”的身躯比唐龙稍细,龙的背脊和腹部都有阴刻线表示,嘴巴呈张开状,嘴角与眼梢齐平,龙嘴没有了梳子状的牙齿,但上唇往往用厚唇表示。宋代出现了素身龙,在龙身上下出现两条阴刻线表示龙腹与龙鳍。也有用斜方格纹代替表示龙鳞的。 宋代的辅助文饰较多品字型云纹和串枝云纹,常被称为花间行龙
唐代龙纹璧,上海博物馆藏
宋代的玉龙与品字形云纹
“元龙”的特征是小头、细颈、蛇尾,毛发稀少并呈迎风飘拂状,龙尾如火焰纹,相对与唐龙的爪的肥壮,元龙爪却细而锐利。在刀法上,元代出现了深刀、重刀。综观元龙的特征显示出少数民族入主中原以后,对于以龙为象征的中原文化既不能消解它,又不愿意张扬它的心态。所以,元代的统治者就把龙的凶猛壮硕的特点予以削弱和虚化。
元代的玉龙
明龙,毛发多数往前冲,好象后面有风在猛吹一样,明龙的身体较元龙为粗壮,明龙出现了五爪,俗话说的五爪金龙就是从明代才开始出现的,并且爪呈风车状、球状。明早期龙的眼形是上下点,还有一种叫斜点明中期的龙身较瘦,毛发呈三角形往上冲,眼睛呈平点,明中期出现了双层透雕;明晚期的龙身细如绳,龙首的特征是变得象个猴子,眼凹进去,有猪一样的鼻子,鼻孔朝天,牙齿呈锯齿纹状。明末嘉靖年间开始有了正面龙。
清初的康熙、雍正、乾隆,是封建社会"回光返照"的时期,龙纹以新的形象出现。龙的毛发呈披头散发状,出现寿星眉,两鳃出现锯齿状的龙须,鼻子两侧出现两条象鲤鱼一样阳纹长须,龙的身体却显得四肢无力,老态龙钟。
明早期的龙
明代玉龙
清代玉龙
龙是华夏祖先的图腾,在民间它代表喜庆吉祥,也是整个华民族威武奋发,勇往直前的象征。随着时代的前进,文明的发展,观念的转变,作者的风格,都对龙纹形象及其含义产生直接的影响。龙纹有一个从简朴到繁华,从宗教化向艺术化,从随意性向规范化发展的过程。龙纹造型、体态、纹饰的变化深刻反映了中华民族内在的审美特征,每个朝代龙的变化通常也都还有非常复杂微妙的时代契机因素,但今天的龙,已经从红山时期的神化而变成今天的人化,已经从古代的凶猛演化成了温和、大气,体现了中华民族追求和平、追求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的审美情趣和文化理念。
[返回列表]